文章摘要
01


02
打造你的私人写真馆

第一步:找一张参考照上传到Gemini对话框
要注意的是,这张自拍最好五官清晰,光线别太暗。正脸最好,至少要能看清楚眉眼轮廓。其实不用过分精致,手机随手拍就行,但尽量别开太重的美颜滤镜,不然 AI 会“误会”你的真实五官。
第二步:写提示词(Prompt)
这一步是重点,也是大家最容易卡住的地方。很多人一看到“写提示词”就头大,觉得好复杂。其实不难,你只要细致定义出一张照片里面的各个维度,我给大家总结来这7个纬度:
-
主体身份:职场女性、大学生、明星、教师
-
摄影风格:证件照、企业形象照、杂志封面、古风、黑白胶片
-
服装造型:西装外套、白衬衫、礼服长裙、旗袍、T 恤牛仔裤
-
姿态角度:正面直视、45 度侧脸、低头浅笑、回眸一笑
-
光线设计:冷白棚灯、夕阳光、单侧缝隙光、霓虹光、自然光
-
背景场景:灰色渐变、奶油色幕布、巴黎街头、书房、海边
-
风格氛围:专业可信、电影感、文艺清新、时尚张力、梦幻空灵
我一般的做法是:先定大框架(比如“我要一张职业照”),然后从这七个维度里各挑一两个关键词,拼成一句话。AI 理解力很强,不用写得很工整,在此我特意准备了一个模版,大家一看就能明白。
参考人物五官,拍摄这位[主体身份]的[风格类型]肖像,
人物穿着[服装造型],气质[特质],
发型为[发型],妆容为[妆容],
姿态为[面部/身体朝向与角度],
光线为[光源性质+色彩+照射方式],
背景为[背景场景],
风格注重[氛围/张力/艺术感],
营造出[整体情绪/观感]。
下面我来做个示范。首先照一张自拍照。我找的这张其实还是比较随意,最好能找一张五官相对清晰的照片。





03
AI写真发展史:从妙鸭到Nano Banana
我仔细回想了一下,其实 AI 写真软件已经迭代了好几波。
最早火起来的是 妙鸭相机。它的玩法很典型:你需要先上传十几张、甚至几十张不同角度和表情的照片,系统会用这些素材去训练一个“你的模型”。等训练完成之后,它会给你生成一整套写真——从证件照到婚纱照,从古风到街拍,应有尽有。效果确实不错,尤其是成套输出的时候,能让你感觉像真的去了一趟影楼。但问题是,整个过程又长又繁琐:要先挑照片、再等训练、最后再去选片。对于大多数只想“快速搞定一张头像”的人来说,成本和耐心都太高了。
后来出现的 星绘AI,就走了另一条路。它更偏向二次元和艺术化风格,色彩和风格化处理很强,照片一出来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。你能在里面看到各种画师笔触感、梦幻氛围、甚至插画级的质感。但问题也随之而来:生成的图虽然好看,却常常给人一种“像我,但又不是我”的感觉。五官轮廓会有差异,气质上也更像“AI 创作的角色”,而不是现实里的你。这类产品特别适合喜欢二次元或想玩转社交头像的人,但对于要用在求职、证件、职业头像的人来说,可信度不够。
直到 Nano Banana 出现,整个体验才有了真正的质变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:不需要上传一堆照片,不需要等待训练,只要一张自拍,就能直接开始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它在多轮修改时依然能保持人物的一致性:无论我换背景、换发型、换妆容,甚至换场景,生成的仍然是“我本人”。这在之前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所以,如果说妙鸭相机代表的是“批量生成但麻烦”,星绘AI代表的是“风格化但不够真实”,那 Nano Banana 带来的就是“即时生成且保持一致”。它真正解决了用户最在意的两个问题:效率和可信度。这也意味着,AI 写真终于从“玩一玩”进入了“可以真正拿来用”的阶段。
04
拍照到底是为了一张照片,还是一种仪式感?

写到这里,我也忍不住多问自己几次:拍照,对我们来说,究竟是为了“那张成片”,还是为了“整个拍摄的过程”?
去过照相馆的人大概都懂,那是一种被“隆重对待”的感觉。你走进去,会有人迎接你,给你选衣服、选场景;化妆师帮你打底妆、补发丝,摄影师举着相机耐心引导你怎么摆姿势,“下巴稍微抬一点,再笑一笑,对,就是这样!”那一刻,你甚至不是在拍照,而是在被一种专业的氛围环绕着。拍照的过程本身,成了一段记忆:有人陪你聊着天,有人帮你调整最美的状态,你被全场关注。等过几天拿到修好的成片,你会觉得这不仅仅是几张照片,而是一次完整的体验。
而在 Nano Banana 里,过程就简单得多了。我只是找一张自拍,输入提示词,几分钟之内,屏幕上就出现了不同版本的“我”:可以是证件照里的干练模样,也可以是朋友圈写真里浪漫的侧脸。实用吗?非常实用。尤其是当我只需要一张证件照、头像,或者临时要一张职业照的时候,它的效率和效果完全吊打传统流程。但老实说,操作的过程很孤独:没有摄影师喊“很好!保持住”,没有灯光师在旁边打板,也没有朋友在一旁调侃“你笑僵了哈哈”。这一切,都让我觉得少了一点“仪式感”。
所以我现在的结论是:
-
功能性需求:证件照、职业照、头像、朋友圈写真——这些本质上是“工具性”的,AI 已经完全能胜任,甚至比照相馆更快更便宜。
-
仪式性需求:婚纱照、孕照、亲子纪实——这些不是为了“有没有一张照片”,而是为了“整个拍摄的过程”。那种笑着、闹着、在相机快门声里留下的共同回忆,是 AI 无法替代的。
-
换句话说,照片本身越来越容易得到,但仪式感只有在真实场景里才能被创造出来。
证件照交给 Nano Banana,婚纱照交给摄影师,至于笑容和记忆,还是交给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