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风有信,秋月无边
亏我思娇的情绪、好比度日如年

扣子(Coze)实战:把中医请进 AI,教你搭建专属中医问诊智能体!

文章摘要

这篇文章介绍了开发者如何基于AI技术开发了一个中医智能体。该智能体采用工作流设计,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性别、年龄和症状,通过大模型生成相关问题,并结合用户回答自动生成问诊报告和调理建议。此外,该系统还具有扩展性,能推荐中药方剂、养生食疗方案,并可作为健康管理助手。文章通过详细的工作流设计和示例,展示了AI在传统中医领域的应用潜力,为智能体开发提供了参考思路。
最近刷到一个中医问诊的小程序,体验了一下,觉得还挺有意思。作为一名智能体开发者,心里立马就痒痒了:既然别人能做,我是不是也能整一个?于是就花了点时间鼓捣了一下,顺手开发了一个 中医问诊智能体,能模拟中医诊断的流程。这个中医智能体不仅可以用于模拟问诊,还能扩展到推荐合适的中药方剂、养生食疗方案,甚至作为健康管理助手,在更多场景下发挥作用。今天这篇文章,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一步步搭建这个智能体的,希望能给你一些灵感。

工作流智能体作用:

输入性别、年龄、症状,智能体会根据病人的症状,进行相关问题提问,最后工作流自动生成问诊报告和调理建议。

首先演示一下生成的效果图:

 

💡 温馨提示
本诊断报告仅供参考,基于 AI 智能体的分析结果。由于人工智能尚不具备专业中医师的全面辨证能力,不能作为百分之百的诊断依据。如有持续或严重症状,请及时就医,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。
工作流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一、创建工作流
 
1、首先新建一个工作流

 

2、开始节点设置一个变量,用来输入病人年龄、性别、症状

 

3、大模型节点。

大模型节点针对用户的输入信息,进行诊断,并提出 6-8 个相关问题,选择Deepseek-V3.1模型(试试新模型)

4、循环节点

循环节点用来遍历前面大模型生成的几个问题,让用户进行回答

5、循环体-大模型

该大模型主要用来,针对输入的问题,进行常见答案的生成。

6、问答节点

问答节点用来与用户进行交互,在智能体界面里输出问题和选项

7、文本处理节点

为了让大模型更好地理解,我们需要把问题和答案拼接在一起。

8、大模型节点
该大模型节点,用来将前面收集到的信息,进行问诊,形成最终的诊断报告。

9、结束节点

用来输出最终的诊断报告

10、试运行

这里我们假设输入示例为:“男,40 岁,经常肚子疼”。可以看到,系统首先会引导用户进行选项选择,最后结合用户的回答,形成最终的问诊报告。

通过这个中医智能体的实践,我们可以看到,AI 在传统中医领域也能发挥独特价值。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医生,但作为辅助工具,已经足够带来很多启发。希望这篇分享能为你在智能体搭建上提供一些思路。

赞(0) 打赏
版权声明: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.0国际许可协议 [BY-NC-SA] 进行授权
文章名称:《扣子(Coze)实战:把中医请进 AI,教你搭建专属中医问诊智能体!》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1004619.com/biji/202509071709.html
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,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,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,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。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